甘肅借絲路經濟帶通道優勢 打造新時代“河西走廊”
中新社蘭州1月25日電 (記者 丁思)甘肅省代省長任振鶴25日在甘肅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上作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甘肅要發揮承東啟西、連南通北區位優勢,更深層次參與共建“一帶一路”,不斷拓展對內對外開放空間,加快形成內外兼顧、陸海聯動、向西為主、多向并進的開放新格局,打造新時代的“河西走廊”。
綿延千里的河西走廊作為古絲綢之路最繁榮的商埠重地,創造過“使者相望于道,商旅不絕于途”的輝煌;獨特的地理位置成為溝通中國內地和亞洲腹地的重要交通要道,也成為中國農耕文明與游牧文明交集之地。
隨著“一帶一路”建設推進,如今的河西走廊交通便捷,連通甘肅武威、張掖、酒泉、敦煌等絲綢之路節點城市,全方位的設施聯通形成了立體經濟大通道,在加快打通“空中通道”的同時,還密集開通國際貨運班列。
任振鶴說,過去五年,甘肅開放平臺功能不斷強化,蘭州、嘉峪關、敦煌“三大國際空港”和蘭州、天水、武威“三大國際陸港”擴容提質,開通5條國際貨運班列線路、12條國際貨運包機航線。中國海關指定監管場地、進口口岸達到10個。
不僅如此,河西走廊灌溉農業區歷史悠久,是西北地區最主要的商品糧基地和經濟作物集中產區,傳統農業正向現代農業轉變。這里探索發展的“現代寒旱農業”漸有起色,不斷滿足海內外食客追求健康有機、特色化的需求。
任振鶴提出,甘肅要大力發展現代絲路寒旱農業,努力讓農業更強、農民更富、農村更美。2021年要新建高標準農田350萬畝,繼續建設國家級旱作農業區,實施一批現代農業高效節水示范區,確保糧食播種面積穩定在4000萬畝。
“絲綢之路三千里,華夏文明八千年”是對甘肅的生動寫照,貫穿期間的河西走廊更被喻為“文化和旅游的走廊”。
甘肅省人大代表、甘肅省文化和旅游廳廳長陳衛中接受中新社記者采訪說,今年將創建張掖蘆水灣國家級旅游度假區,申報創建武威銅奔馬文化旅游5A級景區,推進實施大敦煌文化旅游經濟圈等舉措建設新的河西走廊,以文化旅游為橋梁,推動甘肅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交流與合作。(完)